

目前,19家民營銀行2022年成績單全部揭曉。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4家民營銀行資產總額破千億元,眾邦銀行首次躋身千億資產民營銀行隊列。
業績方面,18家民營銀行實現盈利,華瑞銀行成為唯一虧損的銀行,該行2022年虧損3.41億。
從資產質量來看,2022年,19家民營銀行中有12家不良率上升,7家不良率下降。其中,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最高,為1.94%。
千億資產再增一員
蘇寧銀行跌落三甲
截至2022年末,4家民營銀行資產總額破千億元,眾邦銀行首次躋身千億資產民營銀行隊列。另外三家千億資產民營銀行分別是微眾銀行、網商銀行、蘇寧銀行。
微眾銀行為資產規模最高的民營銀行,截至2022年末,微眾銀行的資產總額為4738.6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網商銀行資產規模僅次于微眾銀行,截至2022年末,網商銀行的資產總額為4410.8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8%。
截至2022年末,眾邦銀行的資產總額為1077.8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72%,一舉超過蘇寧銀行,位列第三。蘇寧銀行則從前三甲掉隊,截至2022年末,該行資產總額為1042.8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3%。
另外,資產總額不足500億元的民營銀行共有8家,分別為裕民銀行、新安銀行、華通銀行、振興銀行、客商銀行、錫商銀行、民商銀行和華瑞銀行。其中裕民銀行資產總額排名墊底,總資產為176.7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還有四家民營銀行資產“縮水”,分別是三湘銀行、億聯銀行、華瑞銀行、振興銀行。其中,億聯銀行“縮水”幅度最大,總資產規模較上年末下滑10%,至536.45億元。
14家民營銀行凈利潤增速為正,
華瑞銀行虧損3.41億
從營收方面來看,2022年除三湘銀行、富民銀行、億聯銀行和華瑞銀行營收增速為負外,其他15家民營銀行均保持正增長。
具體來看,微眾銀行營收最高,為353.64億元,占民營銀行收入總和的44%;金城銀行營收增速最快,該行2022年營業收入較2021年增長146.54%,至30.62億元。
從凈利潤方面來看,18家民營銀行實現盈利,華瑞銀行成為唯一虧損的民營銀行。財報顯示,該行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9.70億元、同比減少39.42%;稅后凈虧損3.41億元。對此,華瑞銀行在年報中解釋稱,疫情期間居民出行消費及供應鏈業務金融需求疲軟,導致貸款規模下降,同時息差水平因降息降準和存貸市場利率普遍走低而收窄,在此不可抗力的特殊階段,經營管理面臨挑戰,經營效益受到一定影響。
除了華瑞銀行,還有四家民營銀行凈利潤出現負增長,分別是新網銀行、三湘銀行、藍海銀行和裕民銀行,增速分別為-25.82%、-21.55%、-0.01%、-19.35%。
金城銀行凈利潤增速位列民營銀行第一。財報顯示,該行2022年實現凈利潤4.37億元,同比增長893%。此外,華通銀行、客商銀行、振興銀行的凈利增速排名靠前,分別為573.08%、155.73%、123.39%。
十二家銀行不良率上升
網商銀行不良率最高
從資產質量來看,2022年,19家民營銀行中有12家不良率上升,7家不良率下降。19家民營銀行平均不良率為1.32%。
具體來看,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增長0.41%至1.94%,為民營銀行最高。對此,網商銀行在財報中稱,由于疫情沖擊,本年末不良貸款率比上年有所上升,但依然穩健可控,年末撥備覆蓋率257%,資本充足率11.50%,撥備計提和資本均保持充足。
民商銀行2022年不良貸款率較上年下降0. 1%至0.35%,為民營銀行最低。
除網商銀行,還有7家不良率高于1.5%,包括華瑞銀行、新網銀行、金城銀行、億聯銀行、中關村銀行、新安銀行、三湘銀行。此外,不良率在1%之下的還有四家銀行,分別是客商銀行、錫商銀行、華通銀行和蘇寧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中關村銀行不良貸款率升幅最大。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增長0.74個百分點至1.57%。此外,該行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下降156.49個百分點至161.12%。
相關推薦
9月27日,攀鋼集團成都攀成鋼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虎,注冊資本51.6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土地整治服務、園區管理服務、計量技術服務、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供電業務、建設工程施工等。股權全景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鞍鋼集團旗下攀鋼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