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有關保險代理人“坑蒙”消費者的違法違規案件屢見不鮮。事實上,除了消費者被騙,保險公司也會被自家的代理人騙取原本對新代理人提供的津貼、增員獎等額外獎勵。
近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公布的一則刑事判決書,揭露了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保險代理人魯某利用職務便利,騙取自家單位津貼的細節。
代理人利用職務便利騙取近十萬津貼!
獲刑7個月
據判決書披露,魯某于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間,利用身為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新進保險代理人的職務便利,幫助他人將保單掛在自己賬號下,以此騙取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對新進保險代理人提供的新人訓練津貼、增員獎等額外獎勵共計人民幣91467.32元。
東窗事發后,魯某被公安機關傳喚并主動投案,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法院審理后認為,魯某利用職務便利,伙同他人將本單位財產占為己有,數額較大,已構成職務侵占罪。
最終,魯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緩刑一年,處罰金7000元。另外,法院責令魯某向平安人壽上海公司退賠違法所得。
并非個例!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多位新人業務員
犯職務侵占罪被判拘役
事實上,這并非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首次被代理人坑騙錢財。中國裁判文書網此前公布的一則涉職務侵占罪刑事一審案件刑事判決書,向我們揭露了梅某某等三人是如何利用身為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新人業務員的職務便利,將單位財產非法占為己有。
根據公訴機關指控,梅某某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間,利用身為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新人業務員的職務便利,幫助他人將保單掛在自己賬號下,以此騙取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對新人業務員提供的新人訓練津貼、增員獎等額外獎勵共計人民幣85300.73元。
王某某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間,利用身為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新人業務員的職務便利,幫助他人將保單掛在自己賬號下,以此騙取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對新人業務員提供的新人訓練津貼、增員獎等額外獎勵共計人民幣72414.13元。
譚某某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利用身為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新人業務員的職務便利,幫助他人將保單掛在自己賬號下,以此騙取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對新人業務員提供的新人訓練津貼、增員獎等額外獎勵共計人民幣64241.80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梅某某、王某某、譚某某身為公司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職務侵占罪。最后梅某某等三人各自被法院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四年近百萬代理人逃離
代理人隊伍提質增效
壽險深度轉型背景下,上市險企的保險代理人隊伍整體規模持續縮減。根據中國平安年報中披露的數據,2018年至2022年,平安人壽每個年度的月均代理人數量分別為132萬人、120萬人、105萬人、79.6萬人、48.1萬人,四年減少84萬人。
2019年至2022年,平安人壽每個年度的月均代理人數量降幅分別為9.1%、12.5%、24.5%、39.6%,降幅逐年擴大。
(圖源:金融研究院根據中國平安年報數據制圖)
此外,截至2022年末,平安的個人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僅剩44.5萬人,較上年末減少25.8%。
(圖源:根據中國平安年報數據整理)
代理人數量持續下滑,直接影響到平安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長。2019年-2022年,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分別為759.45億元、485.75億元、378.98億元、288.2億元,三年時間,累計降幅超六成。
不過也有好消息,平安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經過三年深度改革實踐,代理人渠道經營質量優化,逐步拓展推出 “保險+服務” 產品,堅定不移地使之有序落地。代理人渠道方面,隊伍結構穩步優化,深化績優經營,提升優質新人占比,產能有效提升,已完成經營智能化在全國營業部的推廣。
相關推薦
9月27日,攀鋼集團成都攀成鋼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虎,注冊資本51.6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土地整治服務、園區管理服務、計量技術服務、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供電業務、建設工程施工等。股權全景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鞍鋼集團旗下攀鋼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