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實在在送了兩天快遞發現,從收入、保障、工作強度等不同的角度看,甚至從不同的企業來看,體不體面,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前段時間,讓“孔乙己文學”走向高潮的事件,無疑是前南周記者陳濤送外賣的故事。
這讓閃送員、外賣員、快遞員這類“靈活就業”的工種,再次來到了網友們的時間線與聚光燈下。由此產生的一種討論是,對于曾經的腦力勞動者,外賣員、快遞員這類工作,到底算不算“體面”。
陸玖商業評論親自前往快遞站,實實在在送了兩天快遞發現,從收入、保障、工作強度等不同的角度看,甚至從不同的企業來看,體不體面,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在“幫工”的兩天里,陸玖商業評論最早6點半就要到站點分揀快件,到晚上7點可能才休息。從工作強度上看確實辛苦,辦公室一族想要適應不容易。
之前網上說快遞小哥月入過萬的待遇,并不是畫大餅,陸玖商業評論此次接觸到的京東快遞小哥,多數能達到月入8000-12000的水平。
01
送快遞,一定跌份嗎?
陸玖商業評論第一次抵達位于海淀的京東快遞某站點,是早上8點左右。但在地圖軟件上,顯示的最早營業時間,是早上9點。
但站長告訴陸玖商業評論,幾乎從每天六點半開始,站點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陸玖商業評論到達站點的時間,站點的分揀工作已經完成,能做的幾乎只剩裝車。
這個站點的配送區域在三公里以外的寫字樓。站長走馬上任之前,站點已經搬遷了三次,每一次的原因,都是因為所在區塊升值,被房東“禮送出境”所致。
這可能就是快遞行業的“不體面”,在社會認知上的具體表現之一。

“去年的時候,公司會采購很多的禮品或者電器,但現在多數變成了A4紙這種必需的辦公用品”。李冰在送貨車上告訴陸玖商業評論,從2月份到現在,他負責的區域公司已經“搬走”了8家。
很顯然,這種對經濟末梢的感知,只有可能發生在一線的工作崗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李冰的工作強度就此減輕。在618或者雙十一,李冰有時可能需要從當天6點派件到凌晨一點,連續兩到三天。平常的派件數量也幾乎在100件以上,這很大程度保證了李冰的收入水平。
02
快遞的另一種送法
能達到李冰這個級別的效率,顯然需要工作時間的沉淀——僅僅在這片區域,李冰已經工作接近5年。
同一個區域的三通一達,可能已經走了五六撥人,在派送間隙,這些小哥的離職原因,李冰都能對陸玖商業評論如數家珍。
從分揀到裝車,再到上樓送貨,李冰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一種“老司機”的風范。譬如在送上每棟樓之前,小推車上的貨物,已經按樓層被碼放整齊,當電梯上樓時,李冰并不急于派件,而是把一層樓的貨物堆放在一個角落,一路分發到最高層,之后再一路小跑,逐層下發到客戶手中。
一天下來,陸玖商業評論的微信步數跟李冰幾乎一樣,都在40000步左右。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每當房間門口有其他沒有送上門的快遞時,李冰也會順路一起送到客戶手中,“這就是京東快遞與其他快遞的區別?!崩畋f。
陸玖商業評論發現,李冰的高效率,同樣和他與配送區域的深度融合密切相關——寫字樓里幾乎大多數白領都與李冰相熟,這讓李冰在派件時節省了不少時間。
某種程度上,李冰已經完全融入了這片區域,成為推動這片區域經濟流動的末梢。這讓他收獲了來自客戶的尊重,自己的工作體驗也相應提升。
但在最近,李冰的工作內容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告訴陸玖商業評論,今年站點新增了差不多一倍左右的人手,同一片園區,原本李冰一個人就可以完全覆蓋,現在則是兩個人“分管”。
不過,這里僅僅指的是“派件”,也就是把快件送到客戶手中,在兩年前,李冰手中要派的快件,多到李冰只能在前臺丟下來就走,沒有與客戶聊天的機會。
李冰這里也算了一筆賬,僅僅他分管的樓宇,一上午能夠派送近70票快件,同時攬收十多票。下午再進行同一個流程,最終可以獲得120-150票。
但每一票的單價是有差別的,譬如攬件的單價是派件的兩倍左右。
李冰說,以前送快遞的時候,基本只需要“送”,但現在同一片區域人多了之后,他每天要送的快件就少了,對應每天在區域與客戶交流的時間也就越多。與客戶逐漸熟稔之后,一個公司的攬件業務,有時候也被李冰一人“承包”。
但在站長看來,這幾乎也是一場“陽謀”。他告訴陸玖商業評論。增派人手的目的,其一是為了年中和年末的購物節,其二,這也是要讓快遞小哥,逐漸習慣去“運營”自己負責的片區,運營好了,攬收業務也就會越來越多,快遞小哥也就從單純的送貨員,開始走上運營區域的道路。
03
如何定義快遞員的“體面”?
在前往寫字樓的送貨車上,李冰毫不掩飾對快遞這份工作的熱愛,因為與規矩森嚴的安保設備公司相比,快遞員相對更為自由。除了站長——因為每天站長都要在區域的每個點位巡視,確??爝f員們沒有“摸魚”。
在站點的所有人中,站長的收入并不算最高。站長告訴陸玖商業評論,在旺季時快遞小哥的月收入最低在8000元,最高能達到14000元。除此之外,京東物流還會給快遞小哥每月數百元的優惠券,在京東商城購物時可直接抵扣,數額大約在200-500元左右。
李冰也介紹,最忙的時候,他一個月有12000元左右的收入。不過,由于李冰所在區域為辦公區,因此受電商淡旺季影響并不大,不會出現過于明顯的波動。
需要指出的是,李冰與站長提及的收入,幾乎都是稅后到手的實際入賬,所以京東快遞在工資這塊的實際投入顯然遠不止這些。除了工資外,公司還有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等保障,站長介紹。
李冰和站長談到的京東快遞員的薪資,也在財報數據中得以印證。2022年,京東物流的一線員工薪酬福利支出為446億元,而京東物流的一線員工超過37萬。大概平攤下來,京東物流去年,在一名員工的平均薪酬支出達12.05萬元,一個月平均1萬元。
一個月平均1萬元的收入雖然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來看,不算突出,但相比三四線城市的基層勞動者比,則體面得多。
無論是李冰還是站長,他們在京東快遞的工作年限都不算短,李冰是5年以上,站長是接近8年。在此之前,李冰是退伍兵,從事安保設備裝配,站長則是制造業技工出身,與設備和機床為伍的工作環境,讓原本繁重的快遞站勞動,都顯得“干凈得多”?!爸辽俨挥脫某曰液秃粑兰膊“??!闭鹃L如此告訴陸玖商業評論。
此外,京東物流的快遞員全部為正式員工。據站長介紹,所有快遞員入職都會享受五險一金和商業保險等福利保障。與三通一達等“靈活就業”的加盟制快遞相比,有著本質的差別。
04
失去什么,獲得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李冰與站長在京東物流工作三年后,分別都在老家成功買房。李冰的老家在山西。行情好的時候,他在北京的月收入大約能買下老家的兩平米,首付款也是在加入京東的頭三年攢下的。
代價也并非完全沒有。譬如李冰近三年幾乎很少休假,唯一的幾次就是老婆孩子從山西老家過來看他,甚至2021年的春節,都是和家人在北京度過。
當然,對于李冰這樣在北京過年的小哥,京東每年也會拿出數額不小的資金,對他們予以補貼。譬如今年的“我在京東過大年”,京東物流就拿出了5億元補貼在站點過年的快遞小哥。
站長說,每次過年,站點都有一定的留守崗位的比例。所以,員工選擇留下堅守崗位過年的,只要有家屬或者小孩一起在站點過年,都有3000多的補貼。
其次,在年關的送貨任務完成后,幾個留守的小哥也會一起聚餐,這個傳統是站長還在當小哥的時候就有了,被他一直堅持帶到現在。
李冰這樣的“老京東”,在站點不算少數。站長說,除了今年新招的十多名小哥,剩下十幾位幾乎都是三年以上的員工。
對每一份工作而言,“體面”這種極具主觀的判斷,或許在每個人身上都有答案。如果放在京東快遞小哥身上,就是相比同業極低的員工流動性,過萬的薪資,以及從京東退休后的穩定退休金。
無論是李冰和站長,還是前南周記者陳濤,即便選擇面的寬度有區別,最終也在快遞和配送行業“殊途同歸”。對于前路迷茫的諸多“陳濤們”來說,成為快遞員或者外賣員,或許是無數次輾轉反側后的選擇。
而在國內,被冠以“小哥、師傅”之名的諸多靈活就業者,吸引他們加入其中的,固然是自由的工作環境和多勞多得的收入,網約車師傅和外賣小哥,很大程度上就是“鐵包肉”和“肉包鐵”的差別。在底薪和五險一金等指標上,二者幾乎也“眾生平等”,靈活用工基本是沒有保障的同義詞。
據陸玖商業評論了解,即便是北京的網約車,由于很少有本地司機,網約車牌照很難落地。因而除了掛靠在出租車公司,很少有雙證齊全的車輛。他們不僅面臨查車罰款的風險,五險一金等保障同樣沒有,“手??谕!背蔀槌B。
快遞站點的工作固然不輕松。但在京東物流送快遞的待遇與保障,也讓下限極低的快遞行業,有了還算不錯的兜底。換句話說,在生活的無數種活法中,如果選擇了快遞,那么京東就是這種活法最后的保險絲。
這根保險絲可能不粗,但已經夠用了。
相關推薦
9月27日,攀鋼集團成都攀成鋼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虎,注冊資本51.6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土地整治服務、園區管理服務、計量技術服務、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供電業務、建設工程施工等。股權全景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鞍鋼集團旗下攀鋼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國投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維東,注冊資本40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轉基因農作物種子生產、土地整治服務、生物基材料制造銷售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